汇创新 宝山:从大学科技园到技术经纪人“全链条”畅通科研成果转化
在全力冲刺“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宝山区,一条瞄准科研成果转化的新链路正渐渐成型。从集群发力的大学科技园、担纲专业翻译的“技术经纪人”,到探索“先投后股”新机制,种种创新举措意在攻破科研成果转化的堵点、痛点,让“种子项目”加速落地、产出。
科研成果转化,源头就在大学科技园。大量创新思维火花在实验室激荡,科技发明也就有了灵感来源。但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成果却面临“躺”在实验室之困。
专精学术的高校师生们并不熟悉商业逻辑脉络。就连产品化*一道关——企业注册,于他们而言都是一种新技能。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其中仍有种种卡壳环节。也正因此,大学科技园被赋予产学研“催化剂”的更高期待。
短短半年多内,地处上海北部的宝山区就吸引集聚了大批大学科技园。其中,不仅有依托本地高校的环上大科技园、复旦宝山科创中心等,甚至还吸引集聚了北大科技园、悉尼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等一批海内外知名高校。
大学科技园集群发力,不以量取胜,而以质突围。“每个大学科技园都有它的专长特色,并与本地重点产业相结合,”宝山区科委副主任赵江说,以生物医药研发为例,上海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可以便捷匹配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中试放大场地”。关键一环顺畅打通,从此加速了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科研成果转化,存在两种方案。一种先有科研成果再寻觅产业项目。另一种先具备产业需求再倒逼技术产品研发。通常情况下,后者的链路耗时更短,因为这相当于“先有订单后生产”。
实践中,这一看似更精准定向的方案,推行起来并不顺遂。部分企业在市场中嗅到了先机,拿着几乎已经很具象的需求清单找到高校。然而,结果却并不如人意。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两套思维系统各自独立,无法形成有效交融。
“他们之间就差个‘桥梁’和‘翻译官’,”刘泽华,环上大科技园技术转移部总监。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技术经纪人”。实践中,他遇过不少“鸡同鸭讲”的案例。譬如,一家车企想寻找某款零部件,其形容词大概率会是“刹车感觉要好”。但科学家们的回应却十分“技术范”,类似于“我研发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石墨烯涂料”。两者并不在一个话语体系里。刘泽华说,“他们需要一个沟通桥梁,技术经纪人扮演的正是这样的角色。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这位教授的石墨烯涂料,联系到摩擦片的应用场景上,推广给车企开发更耐用的制动系统。”
在许多成熟的创新成果转移市场,技术经纪人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核心岗位。而在宝山区,大量高校院所、大学科技园正有意识地定向培养技术经纪人。“不要小看这一岗位,它所需要的交叉学科背景要求很高,”刘泽华告诉记者,他们正积极争取相关高校的合作,未来有望专门开设硕士研究生项目、EMBA课程,由此培养产出更多专业技术经纪人。
从科研创新到成果落地,其中要历经多个环节。不少有望做大做强的“种子项目”难免遭遇“半路折戟”的命运。不少业者慨叹,“许多项目一出实验室就失去了生命力”。
在许多创新主体看来,这正源于扶持政策和资金在中间环节的“缺位”。在项目正处萌芽状态时,高校实验室有充裕的科研项目资金作为后盾。当创新成果进入“样品”阶段,看得见预期的投资机构闻风而来。恰恰就是科创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源的中间环节,时常面临无人问津的现实。
*近,经过层层遴选,宝山区成功揭榜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2021年度全面创新改革任务单。其入选项目为“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这是上海市*一一个以区为主体入选的创新改革任务。
这项改革试点瞄准的“标的”是什么?相关负责人注解,“有一些技术成熟度还不够高,投资人暂时不敢投、不愿投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虽然目前各地都有一些财政资金支持,但是资金规模很难达到支撑企业完成实验室技术熟化的需要。如果能在关键时刻帮一把,或许就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为此,宝山区特出台《环上大科技园专项政策》,拿出“支持企业运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按项目投入30%给予*高不超过1000万元补贴”的重磅政策。同时,针对“实验室技术熟化度不够高并有积极产业化预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正在制定“先投后股”政策。政府在给予项目资金支持时,将资金转成基金的股份,与企业共同成长,在此过程中始终与初创团队保持一致决策,既能帮助企业跨越成果转化的“之谷”,同时政策资金执行得到*大程度保障,对科创企业和政府是“双赢之举”。这是宝山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招、真招,也是针对痛点、难点的靶向之举。
原标题:《汇创新 宝山:从大学科技园到技术经纪人,“全链条”畅通科研成果转化》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