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探索片区下沉式城乡治理新模式
5年前,北郊农田之上是全市*大的散户蔬菜种植集聚地,放眼望去就是大片杂乱无章的蔬菜大棚和破烂不堪的农田管理用房。人口素质、环境形象、管理秩序等问题使北郊片区成为了城乡发展的断点。
5年后,北郊片区一副新景象:满载美丽乡愁的田园综合体达人村人气爆棚,农村原貌原汁原味,田园风光一望无际,原来靠种菜为生的北郊人在达人村找到了新的工作;整村出租、整村改造,巴蜀文化村以巴蜀文化为核心,融合川渝特色,成了巴蜀生态文化和巴蜀企业总部的集聚地;站在“2025江北智造”的风口,数字经济产业园的诞生更为甬江加速转型升级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城乡断点变身城乡节点的背后,是北郊片区发挥近郊优势,通过片区下沉式城乡治理新模式,充分整合治理资源,激活基层活力,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治理有机融合。“行政区划调整后,甬江‘一根扁担挑两头’的城乡格局更加明显。北郊片区作为江北城市中*后一片乡村,是展示江北乡村面貌的门户区,提升乡村片区的治理能力势在必行。而片区下沉式的新模式,就是把这里作为一个统一的大社区、大花园来打造,对于北郊片区而言是‘*佳解法’。”甬江街道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北郊片区总人口约3万,下辖畈里塘、夏家、河西、外漕、徐江岸等5个建制村都面临着外来人口多、低散乱企业多带来的治理问题。成立北郊片大党委后,村级党组织做好村内自治,共性问题提交党委讨论解决,片区重点工作、重大活动均由大党委牵头推进、跟踪落实,不少“老大难”问题都迎刃而解。在达人旅业、重庆商会、数字产业园等“两新”组织做好项目自营自管的基础上,片区大党委保障配套,为解决达人村配套经营用电和数字产业园员工接驳问题,还促成变压器安装和公交专线顺利落地。
“这里原来不好停车,于是我们大党委召集企业群众代表、区交警代表夜聊定策,各村排摸私家车共3500多辆,统一建造1个公共停车场。这样一来,不仅缓解了群众停车难,更有效降低了交通安全隐患。”甬江街道负责人表示,在此前疫情防控的大考中,片区下沉式城乡治理就已经受住了考验:北郊片区打破行政村边界,实施区域化防控,统一管控30个路口,封闭19个路口,实现了管控联动。
目前,江北区已划分了甬江北郊、甬江湾头、慈城环云湖等片区,将片区下沉式城乡治理这一创新做法复制推广。小布了解到,片区下沉式城乡治理的核心内涵就是在城乡融合快速推进背景下,针对村(社区)布局较为散乱、服务功能不强、城乡治理二元分割等问题,把文化趋同、工作趋同、地理相邻的若干村、社区统一划分为“片区”,以片区大党委为统领,通过干部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调处下沉、数字下沉和文化下沉等六大下沉,合力打造共建、共享、共融、共治的下沉式治理格局,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