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山看智造产业:万物智连、人机共融的智能时代已加速到来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1月21日电(记者贾远琨)11月20日至21日,以“宝山智汇、链动全球”为主题的宝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隆重召开,吸引来自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百余位代表参加大会,并带来穿戴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品参展、洽谈,共同开拓智能制造的宝山机遇。
大会取得多项重磅成果,成立汇聚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王强、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兴兴等众多行业专家的宝山区机器人产业专家委员会;成功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签约、“具身智能语料数据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签订,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签约仪式;发布由首程控股、宝山区国投集团、顾村镇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首宝智业投资基金;成立由区经委、区科委、顾村镇、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多家创新企业的组成的政校企“人形机器人创新联合体”。
近年来,宝山立足区位、交通、产业等综合优势,推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取得了亮眼成绩。包括加快打造以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为核心的产业空间。在宝山顾村的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是上海首家以机器人命名的市级特色园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从上游的控制器、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到中游的本体技术、再到下游的系统集成等全产业布局,涵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集聚了发那科、安川等一批机器人龙头企业和伏能士、快仓、视比特机器人等一批智能制造总部型企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量的86%以上(2023年,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区实现入驻企业281家,其中机器人相关企业243家),机器人产业集群加快成势。接下来,宝山还将聚焦人形、工业(协作)服务、医疗等赛道持续做大做强,打造国家级智能机器人特色产业园区。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在宝山持续壮大。“全球工业机器人产值看中国,中国看上海,上海看宝山”。2023年,宝山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683.55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机器人产值约82亿元,占上海市工业机器人产值的1/3,占全国产值的1/9。目前宝山已经集聚近300家机器人创新企业,且以每年不低于20%的速度快速增长,接下来宝山将打造上海市首批“市区协同”千亿级产业集群——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当前,宝山区正聚焦“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新定位,推进产业转型、空间转型和治理转型,着力培育和壮大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六大产业”,持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产业政策持续加码升级。聚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宝山发布了新一轮“科创30条”及专项政策实施细则,从固投补贴、研发支持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的扶持,政策含金量很大,比如以“先投后股”“先租后股”“先服务后股”等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盾地甲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申请到1600万元的立项资金。
——创新转化平台加快建设。宝山将继续深化与上大、复旦等高校合作,大力支持大学科技园和产业化平台建设,环上大科技园、复旦科创中心16个核心基地建成运行。宝山还和上海大学、宇树科技合作,推动成立亚太研究中心及上大通用机器人研究院,“抢滩”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宝山已成为推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的重要实践地之一,这些都将给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广阔空间。
万物智连、人机共融的智能时代已经加速到来。宝山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扎实做好空间、资金、人才等各种要素的保障服务,着力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