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五六千人参观成为网红地标后上海宝山这个产业园区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大?
一天五六千人参观,成为网红地标后,上海宝山这个产业园区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大?
2019-05-09 06:30
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社会力量来配置资源,以快速形成空间和资源集聚,并让园区承担起部分城市功能,服务和辐射周边居民乃至更大半径内的人群,应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发展路径。
如果时针拨回到3年前,大概没人会相信,如今这个叫做“智慧湾”的地方,会成为宝山区的“网红地标”。
彼时,这里曾是上海第三毛纺织厂的仓库用地。由于经营不善,大量厂房、仓库、集装箱堆场闲置,环境恶劣。这个占地面积230亩的地方一面紧挨着南北高架,不时有集卡呼啸而过,离1号线呼兰路地铁站不过五六百米之遥;一面紧邻蕰藻浜,这是上海为数不多可以通航百吨级货船的河道之一。
2016年9月,转型改造后的智慧湾正式亮相。两年半的时间,制造的“惊喜”不断——废弃集装箱变身“集创箱”办公空间;中国首个3D打印博物馆亮相;世界*大规模3D打印混凝土步行桥落成;梅派青衣史依弘的剧场、音乐家宋思衡的工作室相继落户……
去年底,智慧湾成为市科委与宝山区政府合力打造的沪上首座科普公园;就在*近,又入选了79处上海市民“休闲好去处”。成为“网红打卡点”,对于一个科创园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走在智慧湾科创园中,会有种分不清园区、街区、社区的感觉。
红、黄、蓝、绿,一个个色彩明艳的“集装箱”内,驻扎着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文创企业。靠近蕰藻浜一侧,一个并不起眼的“集装箱”内,是80后音乐家宋思衡的多媒体音乐工作室。走进去,宋思衡花“小心思”搭的乐高航天器还放在桌上,他会在这里玩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和机器人一起互动演奏,每年带来数场音乐会。
“离他的工作室不远处,将会有霍尊天韵乐府工作室、罗威治愈系音乐工作室……”智慧湾董事长陈剑描绘了一幅“后工业时代诗与远方”的画面:蕰藻浜的河道边,秋天的银杏叶金灿灿的,音乐家们在工作室的露台上演奏,观众们三三两两站在园区内聆听。当然,京剧迷更可以直接去园内的依弘剧场,和这位梅派大青衣近距离接触,或者干脆去华夏邻家影院去感受类似“头等舱”的观影体验……
除了园区内赫赫有名的3D打印博物馆、3D打印混凝土步行桥,每走几步,间或可见一个个形态各异的3D打印休闲椅、花瓶、小饰品等,这些都是园内的3D打印企业的作品。如果对科普感兴趣的人,还可以去逛逛VR-AR体验馆、智能微制造展示馆、未来空间人工智能展示中心、麻省理工微观装配实验室、机器人体验馆等场馆。
体育元素也是扑面而来:园区有大型橄榄球场、屋顶足球场、游泳瑜伽馆、体能训练馆,甚至园区外高架下原先一块脏乱差的空间,也被巧妙利用,成了可供航模、车模比赛的体育公园。
喜欢“逛吃逛吃”的人会发现:紫薇街、枫树街、樱花街等,对应种植着相应的植物。走几步会看到,别具一格的面包店、3D打印咖啡、小日子食集……甚至还有一站式婚礼会馆、0—3岁托幼所……
作为首个上海科普公园,公园以智慧湾科创园为载体,集科普展会、科普产业孵化、科普讲座、科普旅游、科学健身和科普休闲娱乐于一体。也因此,“科普”与“文化”、“艺术”、“体育”、“旅游”等跨界融合,在这里就是常态。
陈剑说,科普需要与场景相连。参观者来到园区,会对3D打印、人工智能等有更深刻的理解;因为加上了科普元素,园区企业也形成了自身独有的IP,容易被消费者记住和接受,成为他们的忠实客户。未来,园区内的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普通观众,还有望形成更多奇妙的融合,互相激发更多的灵感创意与合作机会。
世界*大规模3D打印混凝土步行桥
而通过科普来推动要素融合,核心是能够促进跨界的实践,从而形成真正有别于传统的竞争力。
随着智慧湾的名气越来越大,前往参观游览的人也越来越多。有活动时,每天5000——6000多人次是常态,*多可达8000多人次。园区方也表示, 做产业首先要有人气,能吸引人也是做产业的基础。科普公园会注重产业科普与科普产业的虚实互动和供求结合。
创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逗芽制作)的实际控制人刘嵩,今年刚将企业搬迁至智慧湾。他向记者回忆曾经走过的一段弯路:“2017年公司刚成立时,本来落户另一个产业园区,投资千万建设演播室系统和室内摄影棚,光是装修就花了200多万元。没想到,那个园区一到晚上空调就统一关闭,因为害怕电梯损坏,还不让使用电梯运送重型设备。延长园区服务时间要打报告,我们公司经常做电竞直播,没法说出晚上具体的下班时间,结果公司发展也陷入了困顿。”
因为来智慧湾选景拍摄,刘嵩发现,这里地方大、场地好,完全可以作为企业选址地。他试着和园区管理方提出:“有没有可能按照我们的要求装潢室内摄影棚,一个月左右就交付使用?”结果,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要求真得到了满足。一个“集装箱”被巧妙改造成影棚,墙壁隔音也被仔细处理好。刘嵩咬咬牙,亏本放弃了原先装修好的地方,搬到了智慧湾。“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在这里,有需求随时向园区招商、物业部门甚至老总提出,有时候影棚档期满了,向园区其他企业借个宝地也毫无问题。现在公司已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赋拓物联网总经理左彦波刚来智慧湾考察时,以为这一带很荒芜。可一进入园区,眼前豁然开朗。“我以前在外企工作过,特别不想回压抑的‘格子间’上班。我们企业现在的办公场所,是原先一个旧仓库改造的,一楼用作展厅,二楼是开放式办公空间。说实话,租金并不比一些市区产业园低,但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齐全,还能和艺术家为邻,性价比很高。”不久前,左彦波女儿所在的中学正好组织来智慧湾参观,她很自豪地和同学介绍:“我爸爸就在这里上班。”
陈剑介绍,目前智慧湾已开发了三期,有企业284家,园区入驻率达85%,年产值约6亿元。园区环境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密度,并做大做强相关产业,正是着力思考解决的问题。
比如,围绕园区现有的3D打印、智能制造、ARVR、人工智能产业引入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平台。离智慧湾不远的地方,便是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作为宝山区2019年的重大产业项目,上海发那科三期项目将于今年开工兴建。智慧湾四期,就将打造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智慧湾研发基地。园区的原创型企业,也非常欢迎大家参观,通过成为学校实践基地、群众科普基地等,可形成社会资源叠加,拓展更深内涵。
更为重要的还有企业服务:除了园区设立科普孵化楼,对优秀有潜力的科普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办公空间,*一年租金减半;为企业提供注册、税务、项目申报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等,园区所在的顾村镇,正在把“社区通”拓展为“园区通”,将政府部门、园区方、企业方纳入到信息化平台上来,今后企业有问题只要在“园区通”手机端提出,便会有相关部门帮助联系解决。
从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其经历的是从“创意经济—创意园区—创意城市—创意社会”的路径,目前上海也正在走这样的路。在国外,有个概念叫“创意社区”:即以创意产业为产业核心、与居民融合互动的社区;通过创意阶层和居民就近居住和就业、共享休闲娱乐设施、参与相互活动来实现;而物质空间将支持这些互动的发生。
智慧湾这样一个24小时开放式的科创园区,又成为上海科普公园,能否通过与周边居民互动更多,从而形成“创意社区”?
园区里的集装箱创客部落,是前所未有的业态创新,周边居民时常带着朋友来智慧湾游览。
由于智慧湾全年有近百场不同类型的活动,平常有各种类型的人员进入园区。今年已举办了第六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复赛、决赛,上海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2019 Robotex世界机器人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等。还将有2019国际3D打印嘉年华、上海科技节分会场、科学之夜、上海科技节宝山区主会场、创客新星大赛、Robotex世界机器人大赛亚洲区决赛、环球自然日2019全球总决赛(上海)、弘依梅京剧团演出等大型活动。
菩蜜思食品创始人焦丽华原本是外企高管,5年前辞职创业做无添加面包。去年10月底,她选中智慧湾的一座厂房作为生产加工基地。“旧仓库经过改造,满足了我们全透明可视窗的需求,人们可以全视角看到菩蜜思真正做到无添加。园区活动丰富,交友、亲子等活动,经常以烘焙作为媒介,口口相传,我们的粉丝也越来越多。”
陈剑表示,今后还将通过打造24小时活力园区,引进丰富商业配套,解决周边居民休闲需求,形成园区商业与周边居民相互融合与依存。
在周边居民游览已成常态之下,前来就业的人数也与日俱增。目前,园区员工有2000多人,以青年为主,住周边比例约占30%。随着园区内企业的增加,这个比例还将继续上升。
采访中,多家企业提出了希望有更多员工宿舍的需求。上海轶德医疗总经理郑轶伦说,园区的环境对于企业招工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一些员工也入住了园区内的宿舍。北京的合作团队准备6月过来培训,一看园区内有锦江之星以及各种饭店,感觉十分便利。不过,需求还在不断扩大。
智慧湾科创园,本身作为宝山区“一号创新带”的核心成员,对于打造北上海的创新高地也有重要意义。而在上海中环与外环间,还有着大量的闲置厂房和仓库,残存着一些低能级的企业,大量与之相似的空间等待转型。与此同时,有能力买房及想租房的年轻人,60%都将位置锁定在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外环,但不足之处正是这里的商业和文化场所欠缺。
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社会力量来配置资源,以快速形成空间和资源集聚,并让园区承担起部分城市功能,服务和辐射周边居民乃至更大半径内的人群,应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发展路径。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