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起自建房子将被禁止?6类情况农民要引起重视
随着城市发展,其实已经出现两种并存的现象,一种是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另一种就是城里人对农村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不过囿于当前的政策限制,城里人是不允许到农村盖房子的。
这是有明文规定的,“宅基地管理三大原则”: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不能开、按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则不能突破、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但是农村也要发展,而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也让农村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乡村振兴以来,农村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农村不仅要盖房子自己住,还要结合旅游景点做民宿等。越是发展快的,就越需要政策上的约束。
也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说从2022年起,将不允许农民自建房,甚至连翻新都不允许。同时,还有一些专家表示如若农民选择重新建房,则已经下发的宅基地确权证书便无法再办。
听着就有点不太靠谱,虽然确实有很多地方开始了统一的规划统一的部署统一的建设,但也不至于那么快,而且也不太可能一刀切。
翻了很多资料也没有看到相关的规定。其实,国家目前并没有出台停止自建房的政策,既然没有这样的规定,那么如果有需要,自然可以建造自建房。
依照国家的政策指导要求及宅基地制度深化改革的相关部署,2021年年底之前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颁证的工作将全面收官,进一步夯实农民的基本住房权益!或许未来会有相关的政策出台,而且也将会越来越规范化。
11月30日,人民网报道称,近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农村自建房安全常识宣传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农村自建房安全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农村群众安全意识。这个规定当然只是未来农村规范过程中的一项,是确保农村安全常识的一些宣传。
今年9月,《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落地生效。在《条例》当中国家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强化对承包地及宅基地的监管,涉及到征地拆迁补偿的也要求将土地增值的因素考虑在内!
这似乎也预示着,未来宅基地及农房的“变现”价值将会越来越高,没有宅基地的农民恐怕只能羡慕别人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为了解决住房问题,违规占用耕地建房的乱象层出不穷!
11月21日,《梦想改造家》节目“132万把老屋改造成红砖毛坯房”一事引发热议。11月23日,一名同村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该房屋近照,有网友指出该红砖房墙面出现“白霜”,疑似出现了返碱的情况。
别的我们不去多做评论,实际上,早在1997年,国家颁布将禁止使用及烧制红砖的消息,2015年,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下发了文件,要求农村在三到五年内取消使用红砖,并使用新的建筑材料来替代红砖。
再回到文章开头,有关禁止自建房的说法没有依据,农民自建房在用地及政策方面的确受到了限制性影响,而且各地对农民自建房的审批也越来越严格!不过,只要符合条件,自建房申请还是被允许的,当然也包括翻新在内。
国家对城市人口到农村建房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盖房子,从根本上保障农民权益。我国的土地和宅基地都归集体或者国家所有,不允许自由买卖,更不允许个人买卖,这也是对农民权益的一种保护。
农民是不允许私自建房、盖房、翻盖、重盖的,但不代表不能,是需要有手续申请的。如果你的申请没有通过,那么你冒然开工那就等于违建,损失当然算你自己的。
当然千万不要私下纂改,否则会很麻烦。此外,更要注意,农民自建房申请审批下来之后,2年之内需要动工建房,没有动工的之前所办理的手续都将作废。
一定得注意不要占用公共资源,包括水资源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等。你不懂不可怕,就怕你违规了还嘴硬那就麻烦了。
越来越多的农村子女进城并将户口迁出改为城镇户籍,让他们不用有后顾之忧的好政策便是,根据自然资源部印发的文件《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的内容中提出的要求:农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按照规定由城镇户籍农村子女继承。
虽然可以继承而且能办理不动产登记,但对于农房的使用和建造问题,继承子女要注意,不可以推倒重建,一经发现会被立即叫停。
禁止私占农田建房也是一直以来的严查重点。特别是永久农田或生态资源较好的耕地,自建房都属于违法现象。
2018年土地新政策执行后,不管是自留地、老宅基地、基本农田,都不能自由修建房屋。《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修建房屋必须依法先申请,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以合法修建,未获批准,私自修建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
农民申请宅基地建房必须符合“一户一宅规定,按“拆旧建新”原则审批、按“批新拆旧原则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点击“投诉”按钮。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刘光宇,资深房地产评论人。诸葛找房旗下自媒体号。2016年、2017年头条号、企鹅号、房产圈获奖自媒体。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