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转型中的文化创意产业路径——以上海宝山区“中成智谷”园区开发为例
摘要:本文聚焦上海市宝山区吴淞工业区将废弃的“中成仓库”转型为园区、景区、街区、 社区四区融合的“中成智谷”的区域创新案例,探讨以文化创意产业创意式地改造传统工业园 区、促进工业区转型的路径,归纳出其特点是:植入文创产业,促进老工业园区有机更新;立 足文创产业,引导园区平台建设;运用创新创意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注重文脉 延续与拓展,提升区域城市形象;改革创新机制,发挥市场潜能。同时也指出,此路径若在其 他区域、由其他主体应用,也许无法复制,因此工业区转型还需探讨更多因地制宜的路径。
上海市宝山区是中国重要钢铁工业基地之一,钢铁及冶金等工业曾为区域发展带来极大动 力。然而,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城市突飞猛进的发展,重工业所导致的高污染、高能耗、 低产出问题日益明显,且随着产业更迭,许多制造型企业也已难以为继。近年来,宝山区依托 大格局、大转型的区域特点,制定重工业转型发展的策略,并致力发展六大产业,涵盖文化创 意产业、信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商贸业、邮轮及旅游业、专业服务业,目标是将 宝山从传统工业区转型为现代化滨江新城区,并从十二五规划以来,将滨江发展带、吴淞工业 区、南大地区、老镇旧区、大型社区作为转型发展五大区域。
其中,吴淞工业区传统制造企业云集,许多老企业、老厂房、老仓库已失去高效生产的功 能,亟待转型发展。以长江西路上“中成仓库”为例,前身是创立于 1959 年新中国*早的成套 设备进出口(上海储运)分公司旧仓库,曾见证共和国对外经济援助的历史。从 2013 年以来,在 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吸引企业市场主体,由上海中成智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正式接手运营场 地,在以老厂房为重要载体基础上,打造极具工业特色的创意空间,集聚大批“科技创新、文 化创意、大众创业”的三创企业,成功转型为实现园区、景区、街区、社区四区融合的“中成 智谷”,被作为宝山区工业转型升级的典范,被称为“产业转型的创新示范区”。这条以文创 产业融汇资源、组织活动、吸引市场主体、构建产业链,并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区域转型的路 径特点,可归纳如下。
上海城区内工业存量与可利用资源日益减少,而城郊城市功能亟待更新完善,满足城市需 求的精神文化场所匮乏,不以发展房地产的模式发展园区,而将轻资产的文化创意产业与老建 筑众多的工业园区结合,是促进后者快速有机更新的低成本路径,也是以文化创意产业提升郊 区人文精神、文化氛围,满足人们对更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径。
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来看,在后工业时代,他们已经走过这样的路径,比 如德国鲁尔区、法国蓬皮杜都是如此,即便传统工业区离市中心较远,也不会成为阻碍,相反, 由于地皮和空间宽敞,比起市中心优势更为突出。中成智谷远离市中心,但有轨道交通与市区 相连,通过 370 米中成步道,树林和火车元素,将不利转变成有利。
文化创意产业分布于各行业之中,看似分散,而通过老工业园区的场地,重建创意产业集 聚区,就可能形成独一无二的城市地标,如今国内*大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全球旅游摄影集团、 国内成长*快的电竞俱乐部等都落户中成智谷园区,并通过各种时尚活动,对外展现新形象。 可见,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已从*初以“文化创意产业要素集聚”,演变为以“文化创意产业 要素融合渗透”,如今则发展为“以文化创意产业要素辐射联动”,且突破原本园区闭环发展 理念,形成创意社区、创意生活和创意消费概念。
在与老工业园区结合过程中,文创产业突出保护原本的“旧”——历史与文化的韵味,并 加入“新”——时尚生活方式与新兴产业的元素,提出“有机更新”,满足现代人的精神追求。
在宝山区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在优势政策和廉价租金的支持下,中成智谷以文化创意产 业为基础,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引入高品质的商业配套、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搭建运行有序 的区域平台,集聚三创企业、三创人才,目前招商率已达 90%以上,并更进一步重视商务办公、 商业配套与经营性物业的招商。
作为平台运营者,中成智谷考虑到产业、企业和员工的需求。产业平台功能上,招商时聚 焦相关企业资源,促进协作,实现产业对接交流,有助效率提升;企业服务上,对工商注册、 法律服务、基础设施设备服务、日常维修保障等服务提供机构进行评选,并将优选结果推荐给 企业,避免或减少企业走弯路,缩短决策时间;员工服务上,多方满足园区企业员工的工作生 活需求,涵盖白领公寓、体育和艺术场馆、特色美食、娱乐场所等,为 80、90 后员工提供他们 需要的服务。
通过平台布局,以及产业、企业、员工服务,中成智谷立足文创,构建创意与精神消费空 间载体,致力实现办公与生活的融合,将过去的老工业园区进一步“软化”,注入新的海派城 市精神。
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常是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后的创意产业,而中国正处于工业 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大量需要升级或更新的制造业。对于上海而言,文化创意产业可谓 文化加艺术,再加经济和技术的融合性产业,可用于带动先进的工业、制造业发展。
在中成智谷园区,就体现了运用创新创意产业进行先进制造业的展览展示,并促进先进制 造业发展的尝试。比如进行以“众智齐心,启鸣未来”为主题的 KUKA 机器人第三届合作系统伙 伴日展示,以及将“CHINACYCLE 创新产品评选”提升为中国自行车创新奖”,倡导“创新引 领变革,制造走向智造”的后工业时代精神。同时,重视引入新兴产业,既为园区创
![葛毅明微信号](http://bs-cfw.com/zb_users/theme/tpure/style/images/lazyload.png)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http://bs-cfw.com/zb_users/theme/tpure/style/images/lazyload.png)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